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图表 天气图表

南城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_南城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表

tamoadmin 2024-08-31 人已围观

简介1.黄河有多长燕京八景一、太液秋风今(原名太液池)东岸万善门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叫"水云榭",榭中立景名牌。《燕京八景图》中记述说:"...天气晴明,日月晃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曰太液晴波。"乾隆诗中有"秋到农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之句,故叫太液秋风。二、琼岛春阴乾隆钦定该景石碑原在今北海白塔山西坡悦心门前。乾隆五十一年(1786)迁到白塔山东侧现址。三、玉泉趵突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金章宗

1.黄河有多长

南城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_南城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表

燕京八景

一、太液秋风

今(原名太液池)东岸万善门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叫"水云榭",榭中立景名牌。《燕京八景图》中记述说:"...天气晴明,日月晃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曰太液晴波。"乾隆诗中有"秋到农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之句,故叫太液秋风。

二、琼岛春阴

乾隆钦定该景石碑原在今北海白塔山西坡悦心门前。乾隆五十一年(1786)迁到白塔山东侧现址。

三、玉泉趵突

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金章宗于山鹿建泉水院。玉泉山有三个石洞,一个在山西南,下面有泉,深浅莫测;一个在山南,泉水流出"鸣若杂佩,色如素练";一在山根,有泉涌出,其味甘冽,门刻"玉泉"二字。

四、西山晴雪

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

五、蓟门烟树

"蓟门烟树"碑,立在德胜门外五里的土城边。这里历史上曾有"烟树"的景观。

六、居庸叠翠

古时居庸关范围包括全部关沟峡谷。下端沟口叫下口或夏口,也叫南口。关沟曲折而上。经居庸关、上关,直达北口——八达岭。北沟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脉的缺口,山谷中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层林尽染,山水明媚,景致非凡,"居庸叠翠"碑就在此谷中部的叠翠山上。

七、金台夕照

金台,即黄金台。原指公元前三世纪,燕昭王为礼贤下士所置之土台,上面放着千金,聘请天下名士。至于该台的位置,由于年代久远,一时较难确切指出。目前有金台七八处。乾隆皇帝把石碑立在朝外。即今关东店南3501厂内(原苗家地教场东边半里的土丘上)。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中,还能见到石碑倒卧的照片现在无任何遗迹了。

八、卢沟晓月

卢沟即永定河,古来交通要津。金世宗1189年下令建桥,1192年(明昌三年)落成,命名广利桥。桥如长虹,十一拱券门,四个华表,望柱上雕有大水石狮485个。桥长266米,宽9米。古时交通不太方便,京城距此约是半天的路程。送别京门,打尖住宿,来日早行。鸡鸣上路,尚见明月当空,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于是"晓月"的意境名传遐迩。

“燕京八景”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边缘,年平均温度为11.8℃,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4.6℃,最热为7月份,月平均26.1℃。北京春秋季较短、冬季稍长,年均降水量644毫米。北京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春秋的气候适中,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北京最佳的旅游时间为每年的5、9、10三个月份。5月是北京文艺生活最丰富的时节之一,经常有国际水准的演出,比如每年的喜力国际爵士音乐节。冬天的北京也别有韵味,在北海滑冰,上西山观雪,再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涮羊肉,那才是冬天游北京的乐趣。当然,选择这个季节来北京,可别忘了带上厚的棉外套和羽绒服。

北京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有天气预报栏目和解说,请注意收看。也可以拨电话121,它以汉、英两种语言提供当天和次日的天气预报。

燕京八景又称燕山八景、燕台八景,指北京的八处名胜古迹。八景之说始于金明昌年间(1190年),但八景之名历来传说不一。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定为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玉泉趵突、西山晴雪、琼岛春阴、太液秋风、金台夕照,并有乾隆帝亲笔御题之碑,于是燕京八景更是名满四方……

居庸叠翠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的重要关隘,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曾扼据此口,称“居庸塞”。关城附近自然风景十分壮美,城关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溪谷中间,两旁群峰起伏,重峦耸叠,山花野草,葱茏郁茂,好似碧波翠浪,形成一幅天然美景,乾隆皇帝也在此御笔亲提“居庸叠翠”四字,成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首。

蓟门烟树

相传是古蓟州遗址,又叫蓟丘,俗称土城,是辽城和元城的故址。在德胜门外西北,距城内约4公里。古城墙和古建筑物都已废圮,只有古城门旧址两个土阜还存在。相传当年其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拂空,四时不改,故名“蓟门烟树”。

卢沟晓月

卢沟桥拂晓晨景,斜月低垂,晨霭苍茫,西山诸峰,笼罩轻烟,古桑干河,晓雾蒙蒙,如同一幅月色迷离的画境,故称“卢沟晓月”,卢沟桥的东头是宛平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即发生于此。

玉泉趵突

又叫玉泉垂虹。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玉泉山之玉泉,是以泉水清澈甘洌得名。因它的泉源旺畅,从雕龙口中喷射出来,很象雪花,故又名“喷雪”。乾隆时,基于趵突是玉泉的特点,故改名“玉泉趵突”。

西山晴雪

在香山半山亭往北,径朝阳洞往上的峰腰中。是原香山二十八景之一的“香雾窟”。该处每当冬雪初霁,在重叠的峰峦上,凝聚着银白色的积雪,茫茫无边,闪耀不溶,显得格外奇丽。

琼岛春阴

位于景色别具一格的北海琼华岛东侧。这里建筑不多,但春景秀丽,树木成荫,苍翠欲滴,怪石奇峰透剔嵯峨;碧波环岛,莲叶亭亭,分外有幽静。

太液秋风

太液秋风碑立于南海“水云榭”亭内。太液之名,源于西汉长安的太液池。北京的太液指和北海。中海和南海之间相隔一座石桥名叫“金鳌玉东”桥,桥南东水口方亭即为“水云榭”。这座建在南海水中的凉亭,环境是相当优美的,云光倒映,小亭宛在,好象出水的芙蓉,夏日荷香四溢,可说是人间洞天水国。

金台夕照

金台即黄金台。原指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贤纳士所建之土台,上面放着千金聘请天下名士。其准确位置已不可考。目前有金台七八处。乾隆时定的黄金台约在今朝外关东店(台已夷为平地,现有金台路)。在清代,这里原是镶白旗满蒙军队的校军场。传说,校场中有个高台,称为金台。每年春分秋分前后,夕阳西下时,由于金台地势较高,还有阳光照到这个地方。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有次乾隆皇帝巡行到此,看到了这一景色就动了疑心。据说,他问明这里的地名叫苗家地之后,担心苗姓得天独厚,对朝廷不利,于是下令为“金台夕照”,遂就地立了一座石碑。

燕京八景题咏

蓟门烟树

凤城朝露润废垣,飘然烟云万树间。

一枝软红沁碧水,四围晴黛画春山。

长吟只缘诗思涩,小饮谁同晚照闲。

紫禁香惹白衣冷,远翠遥绿蓟门关。

西山晴雪

削玉峰雄环帝京,飘云衔山夜色晴。

寒侵梅魂浮香远,雪压松梦映月明。

冻潭滴水千声韵,茅亭小炉一盏清。

霜钟混不解人意,声声碎尽世外情。

太液秋风

红衣褪尽露莲房,断续蝉声伴寒阳。

春老瀛台柳残碧,秋满太液桂生香。

雁掠霜空留澹迹,月上远峰更清凉。

凝眸欲写风景异,梧桐叶落触离肠。

金台夕照

夕阳返照碧云天,古塞名将两渺然。

残阶似诉当年事,衰草空萦旧时烟。

鸡筹频催千嶂晓,戍鼓能振万重山。

英雄已是豪华尽,何曾勋名百世传。

琼岛春荫

琼岛春深游絮吹,也同桃李斗芳菲。

莺簧唱柳随笛语,燕剪裁波引儿追。

鱼梭织浪凭沉浮,蝶翅欺花任飘飞。

趣自天成难着笔,谁图丹青伴香闺。

居庸叠翠

千峰壁立卷云涛,当年雄关满旆旄。

射雕岂独飞将勇,谈兵更有巾帼韬。

会心且看山川秀,登临再振意气豪。

雨洗晴嶂添翠色,看渠挥洒气自高。

卢沟晓月

南襟涿鹿北居庸,王车驱驰曾过从。

一弯澄波星影没,百丈虹桥月色慵。

玉栏拍遍数隐狮,霜钟韵断恐惊龙。

紫气东来佛西去,谁为红尘醒愚蒙?

玉带垂虹

远山含黛帝城西,玲珑玉带垂天梯。

石髓千寻凝翠嶂,云根百尺涌碧溪。

太液荷钱风袅动,瀛台榴火雨迷离。

白衣也是风云客,一朝迹会自如霓。

燕京八景名称沿革表

金 代 太液秋风 琼岛春阴 道陵夕照 蓟门飞雨 西山积雪 玉泉垂虹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元 代 太液秋波 琼岛春阴 道陵夕照 蓟门飞雨 西山霁雪 玉泉垂虹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明 代 太液睛波 琼岛春云 道陵夕照 蓟门烟树 西山霁雪 玉泉垂虹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清 代 (康熙年间) 太液睛波 琼岛春云 道陵夕照 蓟门烟树 西山霁雪 玉泉流虹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清 代 (乾隆十六年) 太液秋风 琼岛春阴 金台夕照 蓟门烟树 西山晴雪 玉泉趵突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增加几景:南囿秋风 东郊时雨 银锭观山 西便群羊

南囿秋风

今南宛一带是元代的飞放泊,明清两代是养鸟兽的地方,叫南海子。当年这里草木丰茂,林泉溪水,环境优美,每年春秋季节,皇帝常来这里。 上述景观由于多次劫难已渐消失。近年来为了恢复旧观,曾大力绿化,种植了森林,引回了麋鹿,重建了团河行宫等,将成为一处迷人的旅游区。

东郊时雨

今朝阳门外,当初是良田万顷,一马平川。远近农村散落、杨柳依依,尤其是春雨绵绵农民扶犁耕耘的时期,更显出田园风光的乐趣。

银锭观山

北京内城什刹海与后海之间,有一微拱石桥,形状像银锭,故名银锭桥。桥东是宽阔的什刹海,桥西为狭长的后海。站在桥上西望,近处可见两岸杨柳轻拂水面;远眺可见绵亘叠嶂的西山。由远山近水,翠柳组成了一幅天然图画,在闹市之中实不多见。其奇特之处在于只有站在桥上才能领略此景,一旦下桥,景色全无。

西便群羊

亦叫西便白羊。原在西便门外护城河左侧河坡上的草地中,散落着的白石数十块,长有三四尺,大小形状各异,远处望之,酷似草中白羊,或立或卧或在啃青,与真羊无异,遂为一景。关于这些白石民间传说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说鲁班用法术把石头变成羊,赶来修建北京城,由于延误了时辰,未被用上,白羊又变回石头。 综上所述,北京地区除了传统的燕京八景之外,还有诸多景观,只是由于没有被"钦定",只好在民间流传。但是,不满足"八景"而出现增名的趋势已显而易见。

黄河有多长

北京地铁5号线南起丰台区宋家庄交通枢纽,由南向北经过石榴庄路、蒲黄榆路、天坛东路、崇文门外大街、东单北大街、东四大街、雍和宫大街、和平西街、惠新西街、北苑路、立汤路,终点位于北端太平庄地区的天通苑北站 。

2007年10月7日至2011年5月18日,北京地铁5号线客运量达8.3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近80万人次,刘家窑站为进站量最高站,日均4.3万人左右,惠新西街南口站是日均客流量最大站,达17.2万人次,其中换乘量为13.6万人次 。

扩展资料

自行车停车场

北京地铁5号线在设计中首次考虑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的配套建设,各车站都设计有自行车停放点,在起点和终点车站还将建设相当规模的汽车停放场。

北京地铁5号线各站点自行车停放量最少的立水桥南站可停放120辆,停放量超过2000辆的达5个站,包括惠新西街南口站、雍和宫站、北新桥站、张自忠路站和刘家窑站? 。

卫生间

北京地铁5号线卫生间内全部使用感应性冲水系统,而在外部的洗手池旁,除了手纸外,乘客洗完手后,还有专门的擦手纸巾 。

乘客查询系统

北京地铁5号线首次使用了乘客查询系统,开通后,大家能在站台的显示屏上查询到所有地铁线路的列车运行时刻表,还可以看新闻、查天气预报。查询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乘客查询系统,站台上的大屏幕除了显示本站站名,还能显示出下两趟列车的到达时间。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各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尤其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十分严重。

黄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兰州以上大部分为半湿润区,兰州以下,西北部为干旱区,南部和东南部为湿润区,其余为半干旱半湿润区。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春季蒙古高压衰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北上西伸,气温回升,降水增多;夏季大部分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偏南风,水汽丰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段;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衰退,蒙古高压向南扩展,降水开始减少,但常发生连阴雨天气。气温的地区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多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大于14℃,最低的地区小于-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洛阳盆地44.2℃,年极端最低气温为河源地区-53.0℃。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为秦岭,局部达900毫米以上。年降水最多的站为泰山顶达1108.3毫米;年降水量少的地区为内蒙古杭锦后旗、临河一带,在150毫米以下,年降水最少的站为内蒙古杭锦后旗的陕坝,只有138.4毫米。上游降雨强度较小,历时较长,暴雨极少,日降水量很少超过50毫米;中下游降雨强度较大,历时较短,暴雨较多。陕西、内蒙古交界处的乌审旗,17年8月1日发生过一次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木多才当,10小时降雨1400毫米(调查值),超过世界最高记录;三门峡至花园口间,19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次大暴雨,暴雨中心宜阳县石 镇24小时降雨734.3毫米,也是黄河流域罕见的大暴雨。

由于气候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黄河的水文情况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径流的时空变化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的比值,干流为2.5~3.5倍,支流为2.5~40.8倍。各地区的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11~0.53。多水区和少水区径流深相差140多倍。年径流系数最大为0.7,最小只有0.01。

第二,汛期长、洪水次数多。一年中有伏、秋、凌、桃四个汛期,总历时长达10个月。伏、秋汛合称为大汛,由降雨形成。其洪水来源有兰州以上、晋陕区间、龙门至三门峡区间、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和大汶河流域。上游洪水涨落比较缓慢,历时较长,兰州水文站一次洪水历时平均40天,最长可达66天,最短22天;中游洪水涨落较快,尤其晋陕区间的洪水陡涨陡落,历时较短,干流龙门站洪水历时平均46小时,最长80小时,最短20小时,连续洪水一般为3~6天,涨水平均8小时,最长30小时,最短2小时;支流洪水更是来猛去速;下游干流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其特点与来源有关,但又受高含沙量变动河床和滩区建筑物的影响,往往使洪水演进规律发生异常变化。凌汛主要发生在宁夏、内蒙古和黄河下游两个河段,均由冰塞、冰坝壅水形成。黄河下游的冰情变化极不稳定,约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有的年份则三封三开。60年代以来由于三门峡、刘家峡水库防凌运用,冰情有较大变化,凌灾有所减轻,但盐锅峡水库至刘家峡河段于1961~1962年度,青铜峡水库上游于1967~1968年度,天桥水库上游河曲河段于1981~1982年度都曾发生过严重冰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桃汛是宁夏、内蒙古河段开河时融冰水和河槽蓄水下泄形成的冰凌洪水,流至下游正值桃花开放季节,洪峰不高,涨落较缓。12年后为了下游灌溉,三门峡水库调蓄桃汛水量,下游不再有桃汛洪峰。

第三,含沙量高并且水沙异源。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和中游三门峡以下水多沙少;黄河中游三门峡以上水少沙多,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携带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支流窟野河温家川水文站最大含沙量达1700公斤每立方米。干流陕县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形成了居世界首位的多沙河流,由于河流含沙量高带来了特殊的产流、汇流、产沙和输沙规律,并造成河槽冲淤游荡,河床剧烈变化,水位变化无常。

黄河水文工作是治黄的基础,是各项治黄工作的重要依据。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树木标志水位;殷代(公元前13~前11世纪)又开始有描述雨情和占卜预测洪水的记载;战国时的慎到(公元前395~前315年)曾在黄河龙门流浮竹观察水流速度;秦代(公元前221~前206年)建立了报雨制度;西汉后期(公元前77~前37年)创造了雨量筒,开始降雨的定量观测;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对黄河泥沙进行过观测论述;隋朝(公元581~618年)设立“水则”观测水位;明万历元年(1573年)开展了“塘汛”;到了清朝(1644~1911年)自兰州以下多处设立水志桩测报水情,并在泺口观测过含沙量。黄河下游传递水情的手段也由快马改进为电话。

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的黄河水文工作已发展到用近代科学技术方法。1912年设立了泰安雨量站。1915年设立了支流大汶河南城子水文站。1919年至1933年又先后增设了黄河干流陕县、泺口、柳园口及支流泾河张家山等水文站和支流渭河咸阳、交口镇、阳平关、泾河船头等水位站。1933年陕县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造成了黄河下游的严重水灾,引起了国民对测报洪水的重视,促进了黄河水文工作的发展。1937年黄河水文观测站点有增加,曾达到水文站(包括渠道站,下同)43处,水位站29处,雨量站185处。后因战争影响,一大批测站停测,1939年只有水文站26处,水位站4处,雨量站80处。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又恢复到水文站60处,水位站33处,雨量站73处。建国前夕1949年尚有水文站44处,水位站48处,雨量站45处。民国时期还进行过部分水文资料整编,开展过水文分析研究,随着通信技术的改进,报汛手段除电话外又设立了专用电台,但总的情况发展仍然比较缓慢,站网稀疏,设备简陋,技术粗放,资料不系统。

建国后,党和对黄河治理十分重视,在治黄工作的推动下,黄河水文工作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50年代。建国初期,黄委会统一了全河治理,确定了治理黄河的目的是“变害河为利河,上、中、下三游统筹,干支流兼顾”的方针。黄河水文工作根据治黄要求,以为防洪服务为主进行恢复发展。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治黄工作进入了由防洪过渡到治本的阶段。黄河水文工作除继续为防洪作好水文测报外,并为黄河治理规划、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引黄灌溉、水土保持等全面服务。50年代末期,在国民经济“”的形势下,黄河水文工作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在1958年和1959年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之后,1960年又提出“开展全面服务,保证治黄重点,大力支援农业,洪水枯水泥沙并重,大中小河兼顾,基本站、实验站并举,定位观测与调查研究结合”的方针,全面高速度地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建设过快、战线过长、工作不切实际的现象。总的来说,50年代是一个展阶段,水文站网已初步形成,水文测验已全面展开,测验规范己大力贯彻,实验观测分析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历年资料整编已全部刊印出版,逐年资料整编体系也已建成,水文情报预报,已在防洪防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黄河水文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0~70年代虽曾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后期又得到了恢复发展,稳步提高。在这一阶段里,由于黄河干支流相继建成了15个大型水库,支流上也修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库,引黄灌溉和水土保持面积不断扩大,使黄河水文自然变化规律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治黄对水文工作提出了完善站网,提高测验质量,算清水账、沙账,加强水文情报、预报,深入探讨水文变化规律的要求。据此进行了调整发展站网,整顿加强设施,以土洋结合和开展协作的方法研究创造了适应黄河特点的测验工具仪器,改进了技术,提高了水文测报质量,开展了气象预报和水质监测,增加了服务项目,全面展开了实验研究和水文分析计算并开始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各项水文工作都获得了新的进展。

进入80年代,遵照国家“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治黄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的精神,以改革为动力,以洪水测报为中心,研制、引进了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开始建立自动测报系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一、站网建设

水文站网是水文工作的战略部署,建国后即以全面控制洪水、径流、泥沙为原则,恢复旧站,建设新站。1950年全河水文站即已恢复到民国时期的最高水平,1955年全河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已为1949年的4.7倍、2.7倍、13.8倍。1956年编制了黄河流域水文站网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建设站网提供了依据。1960年站网密度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泥沙站网大大超过了一般河流。1960年以后,为了适应黄河流域自然情况和治黄工作的新变化,又修订了四次站网规划,其中60~70年代三次,80年代一次。60年代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曾不适当地撤销了一大批测站。到了70年代逐渐恢复和发展并设立了一批小河站。1990年全河水文站网已有水文站451处(其中渠道站129处),水位站60处,雨量站2357处。其中属黄委会系统的分别为139、35、763处。全河水文站每万平方公里4.28站,为1949年每万平方公里0.52站的8.23倍。全河雨量站每万平方公里31.32站。水文站体制也由全部水文站常年驻站观测,改为大部分支流站实行站队结合。随着水文站网的逐步完善,黄河流域的径流、泥沙、洪水等各项水文因素的形成变化,已得到全面控制。

二、水文测验

(一)基本测验

测验工作是水文工作的基础。建国后,各项基本观测迅速全面展开。在测验设施方面,除了进行高程和平面控制建设外,主要创建了适合各站特性的各种测验设施,用测船测验的水文站一般架设吊船缆道,山溪性河流架设缆车(吊箱)缆道,断面较窄河床比较稳定,漂浮物较少的水文站架设流速仪缆道。在洪水时用浮标测流的水文站都架设了浮标投放器。1987年全河已架设吊船缆道64处(其中黄委会系统37处),缆车和流速仪缆道252处(其中黄委会系统94处)。黄委会系统除黄河下游河面特别宽,游荡多变的夹河滩水文站外全部架设了缆道。兰州水文站还建成了半自动流速仪缆道,宁夏固原水文站架设了双刹型电动独轮缆道。电动升降缆车己作为中国水文业务技术经验之一,列入世界气象组织推行的《水文业务综合子》向各国推荐。少数使用机动船的站,则加大了马力,建立了机船组,提高了测洪能力。河口水文实验站建造了黄河上最大的600匹马力40.15米长的浅海测量船。

在测验工具仪器方面,首先配齐了各站必需的测验和测量工具仪器,然后根据各站特点逐步改进提高。雨量观测,由雨量筒改进为自记雨量计和遥测雨量计,1990年雨量自记程度全河已达46%,其中黄委会系统达到60%。水位观测由直立固定水尺发展到活动水尺和各种适合测站特性的自记水位计、遥测水位计,1987年水位自记程度全河已达20%,其中黄委会系统达到24%。测速仪器由一般流速仪改进为防沙防草流速仪。测沙工具由直立式悬移质样器改进为横式样器,进而研制了同位素测沙仪。泥沙颗粒分析仪器初期为筛分析、比重计、底漏管,于1960年改为粒径计,1980年发展为光电颗分仪。

测验规范是测验工作的法规,为了统一测验标准,提高测验质量,1951年黄委会首先制订了一个简单的测验规定。1956年后认真贯彻了水利部颁发的《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并制订了补充要求,改进了测验方法。在测流方面,对测流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过试验研究,不断改进提高。泥沙测验方面,建国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除了各站一般泥沙测验外,还有部分站开展了精密泥沙测验。1956年按测验规范规定改为输沙率测验。为了研究泥沙的形成、输移规律,1950年就开始在黄委会系统14个水文站上取样进行颗粒分析,到了80年代全河已发展到124站,其中黄委会系统68站。黄委会系统颗粒分析室也由1950年的1处增加到1980年的12处,后又调整为7处。

冰情是黄河上又一种复杂的水文现象,观测冰情的站1960年全河已达400处,其中黄委会系统181处。为认真贯彻水文测验规范的规定,除一般冰情观测外,还开展了特殊冰情观测。

开发利用黄河水,不仅需要掌握水量还必须了解水质。1958年开展了天然水为主的水化学成分测验。12年开展了水质污染监测后,天然水化学成分测验与水质监测相结合。15年建立了黄河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系统,增加了水化学成分测验站,布设了大量的水质监测站点。分析方法除天然水化学成分贯彻《水文测验试行规范》外,水质监测污染物分析均按特定的规范执行。80年代逐步引进了各种先进的分析仪器,改进了分析技术,分析质量已达到国际标准。黄河水质状况经过调查和对监测资料分析研究,基本搞清了黄河水质的主要水化学成分和矿化度分布情况。大量的数据和分析资料说明建国后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1990年低于三类水质的河长,干流为34%,支流达59%。

水文调查是弥补水文定位观测不足的一项重要水文工作。自50年代初开始,黄委会就组织了多次黄河干支流洪水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如黄河干流三门峡184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每秒;黑岗口1761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0000立方米每秒;支流伊河龙门镇公元22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20000立方米每秒;沁河九女台1482年的洪水,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等,都是大大超过实测资料的罕见特大洪水。80年代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院将全河172个河段的调查洪水成果汇编成册,刊印出版。沿黄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区)也将调查洪水资料汇编刊印。

由于测验工作不断充实,测洪能力不断加强,测流历时不断缩短,测验方法不断改进,测验精度不断提高,水沙不平衡现象逐渐减少,散乱的水位流量关系逐渐变为较规律的曲线,为治黄提供了完善、可靠的水沙、水质等资料。

(二)实验观测

为了掌握黄河的水沙特性,除了大量的基本水文测站外,还开展各项实验观测,探求水沙的形成变化规律。

1953年首先在河口建立了前左水文实验站,进行黄河三角洲淤积延伸和尾闾摆动规律的观测研究。1956年开始在上诠、三门峡和三盛公相继建立了大型水面蒸发站,研究了水库水面蒸发和一般蒸发器与天然水面蒸发的关系,并为计算大范围陆面蒸发提供了资料。1957年在花园口游荡性河段建立了河床演变测验队,进行了河床冲淤摆动变化规律的观测研究。在高村以下的自然弯曲河段和由人工控制、半人工控制的弯曲河段建立了弯曲河道观测队,进行了弯曲河道变化规律的观测。1958年在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岔巴沟设立了子洲径流实验站,观测研究了黄土地区径流形成变化规律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同年又设立了三门峡库区水文实验站,随着位山、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天桥、巴家嘴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都相继成立了实验站(队),开展了以库区泥沙运行规律为主的观测研究。累计建立实验站(队)14个,测取了各种水文实验资料,撰写了大量的分析报告和专著,这些成果已在治黄规划、河道整治、水库建设管理运用、河口治理等治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资料整编

建国初期,根据治黄规划的急需,1952~1956年对1953年前的全部黄河基本水文测验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编,于1956年刊印出版。在此基础上,确定自1954年的资料开始转向逐年整编,并建立了在站整编、集中审查、复审汇编、刊印出版四个步骤和保证质量提高工效的制度。每年的测验资料一般隔年刊印出版。整编方法除贯彻全国统一规定外,又结合黄河特点进行了补充16年开始试行电子计算机整编,年从国外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此后正式展开并开始筹备和建设水文资料数据库,以推动资料整编工作的改革。

水文实验资料整编,自1960年整编三门峡库区实验资料开始,相继展开对各实验资料的整编,同时还进行了小河站资料整编,并在整编资料基础上作了五次黄河流域水文特征值统计。在70年代初还进行了黄河流域特征值的量算,将原用的黄河流域面积745000平方公里修改为752443平方公里,原用的河长4845公里修改为5464公里。

截至1990年共整编刊印了各种水文资料368册,除提供水利部和黄委会有关单位使用外,还供应了其他165个单位部门应用。

三、水文气象情报预报

情报工作。向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报汛的水情站网,在50年代,由1949年的11处增加到1959年的404处。水情传递手段,一开始就用了公用电报、电话和专用电台、电话相结合的通信网。水情拍报办法,由简单的定时拍报,改进为分段次标准拍报。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文情报系统。60年代,水情站网曾一度大幅度下降。10年开始回升,70年代末稳定在500处左右。鉴于淮河15年8月大洪水时水情信息不灵的教训,黄委会在三门峡以下建立专用无线通信网。自80年代初开始,在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建立自动遥测系统。现在黄委会水情部门建立了雨、水情信息自动接收、处理、传输系统,大大提高了水情传递时效。

水文预报。1951年开展了黄河下游的洪峰预报;1955年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干支流的降雨径流和洪水过程预报;1959年又发展到上游,并全面开展了洪水、枯水、冰情,长期、中期、短期各种预报。60年代末到70年代,取协作的办法,加强预报技术的研究,并组织了一次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黄委会的大协作,研究改进了黄河长期暴雨洪水预报。70年代末又组织了一次有关省(区)和流域水文、水利部门的协作,研究建立了黄河下游洪水预报系统。15年黄委会成立了气象组织,由全部依靠沿河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改为自行开展天气预报,并与有关省气象台建立了汛前长期降水预报会商和汛期暴雨联防,把天气预报与水文预报结合起来,增长了洪水预报的预见期。1982年后,逐步推广运用电子计算机,并在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建立自动遥测联机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改进了以三花间预报为重点的全部预报方法,提高了预报精度。天气预报也建立了卫星云图,测雨雷达及各种气象信息自动接收处理系统,并开始研究建立专家系统,改进预报方法,提高了预报准确率。黄河的水文、天气预报已开始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建国以来,黄河水文气象情报预报,已对历年黄河防洪、防凌工作提供了约300万站次情报,4000多站次预报,尤其在1958、1981、1982年的黄河大洪水中,准确及时地提供了洪水情报和预报,使防洪工作取了有力的防御措施,以最小的损失取得了战胜各次洪水的伟大胜利。

四、水文计算和分析研究

这是治黄规划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治黄的重要科学依据,建国以来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54年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简称黄河技经报告)时,对黄河干支流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水文分析计算,同期还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的降水和径流形成变化规律,此后在修订补充治黄规划时对有关内容又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60年代首先统一了全河主要水文站的主要水文数据,确定了陕县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23.5亿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并围绕探求根治黄河水害的途径和三门峡水库改建,进行了有关水沙分析研究。鉴于钱宁1959年提出黄河下游淤积的主要成分是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沙,1965年后对此进行了粗沙来源的调查研究。同期,1962~1965年对上游刘家峡至盐锅峡河段的冰塞开展了观测研究,提出了计算方法。进入70年代后,根据水利电力部(简称水电部)指示,黄委会编制了黄河治理规划,并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和防洪为主进行了水沙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除搞清了黄河下游的粗沙来源外,还研究了黄河泥沙的输移规律,分析计算确定了黄河下游花园口的可能特大洪水流量为55000立方米每秒。同时,对三门峡、花园口的主要历史洪水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的凌汛,取得了不少有重大价值的成果。到了80年代在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时,再次进行了水沙分析计算,并对多年来分析研究的泥沙运行规律、历史洪水、黄河冰情、黄河水,以及黄河流域的气候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撰写成专著。还开展了高含沙浑水流变特性试验和水内冰、河曲段冰塞的观测研究,取得了许多宝贵成果。

黄河的水文研究,自1981年撰写冰情论文参加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后,开创了黄委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新局面,已有不少水文研究成果进行了十余次国际交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水文科研成果,推进了黄河水文研究工作的发展。

建国以来,作为防灾减灾和水开发利用基础的黄河水文事业,得到了党和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1990年仅黄委会系统事业费就有人民币2.2亿元。建立了一支业务熟练、思想过硬的水文队伍。全河水文职工到1990年为4680多人,其中黄委会系统2500多人,已建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黄河水文系统。广大的黄河水文职工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尤其工作在水文测报第一线的水文职工,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与暴雨、洪水、泥沙、冰凌作斗争,仅黄委会系统就有31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0多年中黄河水文工作已为治黄提供了大量的水文资料和水文气象情报、预报,水文分析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黄河特色的水文事业发展道路,无论在黄河治理开发和流域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黄河是世界上水文变化最复杂、测验条件最困难的河流,尤其随着黄河的治理和流域经济发展,黄河水文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文测报质量远不能适应需要,水沙量尚未完全算清,水文规律尤其是在新的变化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黄河水文工作者必须不遗余力地、孜孜不倦地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站网,加强测报,深入研究,更加努力克服困难,使黄河水文事业不断发展提高。